编辑推荐
西方艺术鉴定“第一把交椅”,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奠基人伯纳德·贝伦森第一部中译本专著。收录40余位文艺复兴画家的130余幅名作,全景式展示文艺复兴艺术的伟大成就。该系列一经出版即成为20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史的权威著作,被美国著名艺术史家约翰-保罗·斯通纳德评为“塑造美术史的十六书”之一,被哈佛大学列为艺术通识课程,也是世界各大图书馆的必藏书目。
内容简介
《文艺复兴的意大利:佛罗伦萨及中部画家》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权威鉴赏家伯纳德·贝伦森的代表著作《佛罗伦萨画家》(1896)和《意大利中部画家》(1897)的中译本合集。该系列一经出版即成为20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史的权威著作,被美国著名艺术史家约翰-保罗·斯通纳德评为“塑造美术史的十六书”之一,被哈佛大学列为艺术通识课程,也是世界各大图书馆的必藏书目。
在《文艺复兴的意大利:佛罗伦萨及中部画家》中,贝伦森首次提出并阐释了诸多重要美学概念和方法,例如“触觉值”“增强生命力”“空间构图”等一系列美学概念,他从心理学而非哲学层面来解释观者对艺术之美的快乐体验,解决了美学研究的一大难题,大大丰富了美学语言,成为人们理解和鉴定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经典之作。
2025年恰逢伯纳德·贝伦森诞辰160周年,上海书画出版社策划出版国内第一部中文版本。本书收录40余位文艺复兴画家的130余幅名作,全景式展示文艺复兴艺术的伟大成就;全书以英文版首版为底本,参照了贝伦森相关著述予以若干修订,图版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增补。希望通过本书,为中文读者打开更多有关艺术史阅读的视野,也希望贝伦森所提出的美学观念,可以为读者鉴赏艺术作品提供多角度的“观看方式”。
作者简介
伯纳德·贝伦森(Bemard Berensom,1865年6月26日—1959年10月6日)是研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最著名、最具影响力的鉴赏家之一,他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藏品体系的建立和研究贡献了巨大的力量。
贝伦森在立陶宛出生,后移居美国,于哈佛大学接受教育。在哈佛学习期间,他热衷于文学,并扩展了自己的语言知识。这段求学经历为他成为一位杰出的艺术史家、评论家和收藏家奠定了基础。贝伦森的妻子玛丽-科斯特洛也是一位艺术史学者,他们在1907年购买了伊·塔提别墅。1959年10月6日贝伦森在伊·塔提别墅去世,之后这座住宅和他们的收藏品被捐赠给哈佛大学,现为贝伦森图书馆和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。
贝伦森著述丰赡,随着《洛伦佐·洛托:论构建艺术批评》《佛罗伦萨画家素描集》《意大利艺术的研究与批评》《美国收藏的威尼斯绘画》《锡耶纳绘画研究文集》《方法三论》和《中世纪绘画研究》等一批专著的出版,贝伦森逐渐建立学术声誉,同时也奠定了他在艺术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。其中《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画家》是贝伦森最重要的作品之一,在这部著作中,贝伦森首次提出并阐释了诸多重要美学概念和方法,成为人们理解和鉴定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经典之作。
前 言
许多人在观看绘画时不知着眼于何物。他们常被要求去欣赏虚假的艺术品,且所知甚少,以至于无法像《安徒生童话》中的孩子一样说:“看,那个皇帝明明什么都没有穿呀。”
公众隐约感到,自己未被滋养,而是有可能被欺骗,或是取笑了。
这就好比他们熟悉的食物供应被突然中断了,并被告知要吃完全陌生的菜肴,不仅口味怪异,甚或还有食物中毒的预兆。
在长期的经验之中,人类已经熟知可以作为食物的旷野之兽、天空中的飞禽、爬行动物、鱼类以及蔬菜瓜果。在数千年的进程中,人们也学会了如何烹制这些食物以厚待嗅觉与唇齿,使之美味可口。
在岁月的流逝里,我们中的一部分人以相同的方式知晓了什么样的绘画、雕塑、建筑可以滋养精神。
对待所见之物的态度如同对待所食之物一般凿凿的,为数寥寥。
正如我们所有人业已熟知最好的食物是什么一样,其中一部分人便认为我们已经知道最好的艺术是什么了。